妙手医生
脑梗死占全部脑卒中的80%,致残率和复发率较高,严重危害中老年人的生命与健康。80%的脑梗死发生于颈内动脉,20%发生于椎-基底动脉系统。那么,遇到脑梗死该怎么办呢?《危重症急救护理程序(第3版)》对脑梗死的急救措施进行了介绍。微软雅黑","sans-serif";>
保持呼吸道通畅
意识障碍或脑干梗死患者由于口咽运动受损及保护性反射的消失,更容易出现通气障碍。给予持续血氧饱和度监测并使其维持在95%以上,如果血气分析或血氧饱和度监测提示有缺氧时应给予吸氧。微软雅黑","sans-serif";>
溶栓治疗
起病0~6h进行早期溶栓治疗可使血管再通,恢复缺血半暗带区的供血及神经元功能,降低致残率和致死率。2003年美国脑卒中协会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治疗指南中推荐溶栓治疗给药途径有全身静脉给药和局部动脉给药两种。
1. 静脉溶栓治疗
治疗时间为发病6h内,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rt-Pa)0.9mg/kg(最大90mg),其中10%的剂量在1min内静脉推注,其余剂量加入液体内静脉滴注,滴注速度控制在60min内。微软雅黑","sans-serif";>
2. 动脉溶栓治疗
治疗时间为大脑中动脉闭塞6h内,在数字减影血管造影引导或X线荧屏监视下自导管直接向栓子注射rt-Pa,首次剂量为5mg,继以1~2mg/min速度滴注,维持20~30min,总剂量为10~80mg。微软雅黑","sans-serif";>
微软雅黑","sans-serif";>
控制血压
1. 低血压的调控
收缩压<12.0kPa(90mmHg)时,在给予胶体溶液提高血容量的基础上合理应用血管活性药物,如盐酸多巴胺,以保证脑血供和脑灌注。
2. 高血压的调控
发病早期血压可暂时性升高,有利于改善缺血区域的血流灌注,此时无需降压治疗。当收缩压>29.3kPa(220mmHg)和(或)舒张压>16.0kPa(120mmHg)时,应给予及时处理。常选用的药物有硝苯地平5~10mg,口服或鼻胃管给药。微软雅黑","sans-serif";>
控制颅内压
脑梗死急性期(1周内)死亡的主要原因是严重的脑水肿。脑水肿通常在发病的第3~5天达到高峰。此时,控制颅内压和预防脑疝的发生最为重要。微软雅黑","sans-serif";>
1. 过度通气
过度通气通过改变脑脊液pH而使血管收缩,脑血流下降,从而降低颅内压,是降低颅内压及治疗急性脑疝快速而有效的方法。但它的作用效果在几个小时内就会减弱,因此只能用于暂时性控制颅内压。微软雅黑","sans-serif";>
2. 渗透疗法
渗透性脱水药为目前控制颅内压增高一线药物。首选20%甘露醇250ml快速滴注(30min内),每隔6h可重复用药,甘露醇能逆转脑疝的临床症状,并限制神经功能恶化的进展。其他药物有甘油果糖、呋塞米等。微软雅黑","sans-serif";>
3. 低温疗法
低体温能够降低脑代谢,从而降低脑血流量及颅内压。低温治疗应使体温维持在(32±1)℃并持续48~72h。微软雅黑","sans-serif";>
4. 手术治疗
大面积脑梗死伴严重脑水肿及临床症状进行性加重的患者给予药物降颅压治疗效果不理想时,可行手术治疗,如单侧去骨瓣减压等。
抗凝治疗
1. 阿司匹林
具有抗血小板凝集的作用,服用后能显著减少复发率和病死率,已被广泛地应用于缺血性脑血管病的治疗。急性脑梗死非溶栓患者应在48h内予以阿司匹林300mg/d,溶栓患者应在24h后予以阿司匹林,300mg/d,连续14d,14d后改为40~80mg/d长期维持。微软雅黑","sans-serif";>
2. 那屈肝素钙
为低分子肝素,具有快速和持续的抗血栓形成作用。常用剂量0.4~0.6ml(0.6ml/支)皮下注射。注射部位常选择腹壁前外侧,左右交替。微软雅黑","sans-serif";>
微软雅黑","sans-serif";>
神经保护药的应用
脑梗死早期使用神经保护药,具有减少神经细胞坏死、延缓神经细胞生存、促进神经细胞恢复等作用。
1. 尼莫地平
为钙通道拮抗药,在脑梗死早期使用尼莫地平可明显地缩小脑缺血损害的范围,减轻脑水肿的程度。常规剂量20~40mg,每日3次。重症患者1mg/h静脉泵入,连续7~14d。微软雅黑","sans-serif";>
2. 神经营养增强药
此类药物能促进脑细胞的氧化、还原,调节神经细胞的代谢、兴奋受抑制的中枢神经,促进损伤神经元的修复再生。常用的药物有脑活素、甲氯酚酯、胞磷胆碱、吡拉西坦、尼麦角林、甲磺酸阿咪三嗪萝巴新等。
妙手皮肤科医患交流群
妙手医生App
微信公众号
互联网药品交易服务资格证书编号:粤C20150017 ICP备案号:粤ICP备14102178号
Copyright © 2010-2018 广东恒金堂医药连锁有限公司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