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手医生
国家卫健委在通知中指出,专家在对前期医疗救治工作进行分析、研判、总结的基础上,对诊疗方案进行修订,形成了《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诊疗方案(试行第五版)》(以下简称方案)。
在最新版诊疗方案中,中医治疗部分变化不大,连花清瘟、藿香正气、安宫牛黄丸等多个中成药继续被推荐,中医治疗方案在实践中大概率是有效的。
国家卫健委要求,各有关医疗机构要在医疗救治工作中积极发挥中医药作用,加强中西医结合,建立中西医联合会诊制度,促进医疗救治取得良好效果。
第五版方案的主要变化
增加“无症状感染者也可能成为传染源”。这是指感染者在症状出现前的潜伏期也可能传播病毒。
增加“经呼吸道飞沫和接触传播是主要的传播途径”,增加“气溶胶和消化道等传播途径尚待明确”。(第四版中为:经呼吸道飞沫是主要的传播途径,亦可通过接触传播)
潜伏期改为:潜伏期1-14天,多为3-7天。(第四版中为:3-7天,最长不超过14天)
症状中增加了“咽痛”、重症患者中增加了“低氧血症”。
临床特点增加了:“儿童病例症状相对较轻”。
临床分型中增加了:“(一)轻型:临床症状轻微,影像学未见肺炎表现。”
转运中增加了:“在确保转运安全前提下尽快将疑似患者病人转运至专业定点医院”。
检查中增加了:“有条件者,可行细胞因子检测”。
抗病毒治疗中增加了:“目前没有确认有效的抗病毒治疗方法”。增加了:或可加用利巴韦林静脉注射(成人每次500mg,每日2次)。要注意洛匹那韦/利托那韦相关腹泻、恶心、呕吐、肝功能损害等不良反应,同时要注意和其它药物的相互作用。
呼吸支持中增加了:对氧疗、高流量鼻导管氧疗或无创机械通气、有创机械通气、挽救治疗等的详细描述。
其他治疗措施中增加了:“应当注意较大剂量糖皮质激素由于免疫抑制作用,会延缓对冠状病毒的清除”;“对有高炎症反应的危重患者,可以考虑使用体外血液净化技术”。
增加了医院感染控制。
以下是方案全文:
以下为方案中的中医治疗部分:
(四)中医治疗
本病属于中医疫病范畴,病因为感受疫戾之气,各地可根据病情、当地气候特点以及不同体质等情况,参照下列方案进行辨证论治。
1.医学观察期
临床表现1:乏力伴胃肠不适
推荐中成药:藿香正气胶囊(丸、水、口服液)
临床表现2:乏力伴发热
推荐中成药:金花清感颗粒、连花清瘟胶囊(颗粒)、疏风解毒胶囊(颗粒)、防风通圣丸(颗粒)
2.临床治疗期
(1)初期:寒湿郁肺
临床表现:恶寒发热或无热,干咳,咽干,倦怠乏力,胸闷,脘痞,或呕恶,便溏。舌质淡或淡红,苔白腻,脉濡。
推荐处方:苍术15g、陈皮10g、厚朴10g、藿香10g、草果6g、生麻黄6g、羌活10g、生姜10g、槟郎10g
(2)中期:疫毒闭肺
临床表现:身热不退或往来寒热,咳嗽痰少,或有黄痰,腹胀便秘。胸闷气促,咳嗽喘憋,动则气喘。舌质红,苔黄腻或黄燥,脉滑数。
推荐处方:杏仁10g、生石膏30g、瓜蒌30g、生大黄6g(后下)、生炙麻黄各6g、葶苈子10g、桃仁10g、草果6g、槟郎10g、苍术10g
推荐中成药:喜炎平注射剂,血必净注射剂
(3)重症期:内闭外脱
临床表现:呼吸困难、动辄气喘或需要辅助通气,伴神昏,烦躁,汗出肢冷,舌质紫暗,苔厚腻或燥,脉浮大无根。
推荐处方:人参15g、黑顺片10g(先煎)、山茱萸15g,送服苏合香丸或安宫牛黄丸
推荐中成药:血必净注射液、参附注射液、生脉注射液
(4)恢复期:肺脾气虚
临床表现:气短、倦怠乏力、纳差呕恶、痞满,大便无力,便溏不爽,舌淡胖,苔白腻。
推荐处方:法半夏9g、陈皮10g、党参15g、炙黄芪30g、茯苓15g、藿香10g、砂仁6g(后下)
防疫重要提示
在国家卫健委和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组织专家修订发布的《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诊疗方案(试行第三版)》和“试行第四版”的通知中,安宫牛黄丸均被列入诊疗方案,在“第五版”中,安宫牛黄丸被继续保留,作为中医治疗的基本方药之一。
自诞生以来
防控瘟疫
从未缺席
这次也不例外
安宫牛黄丸
列入新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诊疗方案
推荐用药
01、2020年1月22日,安宫牛黄丸入选《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诊疗方案(试行第三版)》。
02、2020年1月27日,安宫牛黄丸入选《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诊疗方案(试行第四版)》。
03、2020年2月4日,安宫牛黄丸入选《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诊疗方案(试行第五版)》。
妙手皮肤科医患交流群
妙手医生App
微信公众号
互联网药品交易服务资格证书编号:粤C20150017 ICP备案号:粤ICP备14102178号
Copyright © 2010-2018 广东恒金堂医药连锁有限公司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