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手医生
“大姨妈”不仅让很多女同胞头晕肚子痛,还会趁着她们每月“掉血”的时刻,给其他疾病做“内应”。
经期女性的免疫力低下,身体极易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因此在月经期用药也得格外小心,否则可能让你面临健康风险。
月经期,慎用6种药
原本月经很正常,某段时间突然月经量增多、经期延长?这可能是因为你用的药在作怪。为避免类似情况发生,女性经期慎用以下几类药。
1.导泻药
硫酸镁、硫酸钠(芒硝)等药物,由于导泻作用剧烈,可引起反射性盆腔充血,使月经量增多。
建议:经期不要轻易用导泻药。如果有便秘困扰,可尝试通过运动、按摩、饮食等手段调节。这些方法都不能缓解时,可咨询医生后,调整治疗药物。
2.活血化瘀药
三七等药材,以及红花油等外用药有活血化瘀的功效,可扩张血管,加速血液流动,经期使用会造成月经量过多。
建议:无论是中药还是药茶,都要在中医指导下服用。另外,月经期间慎用有“活血”功效的中药,以及包装盒上有“活血”字样的中成药。
3.寒凉类中药
中医认为,寒凉药如各类清火药,会引起血管收缩,致行经不畅或痛经。此外,经期要少喝寒凉类药茶,如决明子、菊花茶、金银花茶等.
建议:经期慎用上述药物。如想调理身体,这段时间可以适当多吃健脾利湿的食物,如薏仁、核桃、萝卜、赤小豆等。
4.性激素
使用性激素类药物对月经影响较大。如雄激素能导致月经减少或停经,孕激素可导致阴道不规则出血。避孕药的主要成分多为雌激素,如果盲目吃,易造成月经失调,甚至出现月经明显减少或闭经。
建议:这类药物须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并详细告知医生月经周期等情况。
5.阴道局部用药
引导局部用的药包括治疗阴道炎的洗液、栓剂、泡腾片等。
在月经期间,子宫黏膜充血,宫颈口松弛,阴道有积血,非常适合细菌繁殖,此时阴道局部用药,易导致细菌逆行侵犯子宫腔及子宫内膜,引起感染。
建议:经期最好停用这类药,月经结束后3~7天再治疗。
6.抗凝药
阿司匹林、华法林、肝素等常用的抗凝血药,会使凝血功能减弱,增加出血几率。服用后可引起月经过多,个别可能引起大出血。
建议:女性经期服抗凝药前,要咨询专业医生,必要时需适当调整抗凝药剂量。
温馨提示:除了上述药物,月经期间也不宜随意“进补”,如经期服用阿胶可能会引起月经过少、月经紊乱。但是,如果病情需要,经期用药也不必全部停止。必要时应咨询医生及药师,以免引起不良后果。
妙手皮肤科医患交流群
妙手医生App
微信公众号
互联网药品交易服务资格证书编号:粤C20150017 ICP备案号:粤ICP备14102178号
Copyright © 2010-2018 广东恒金堂医药连锁有限公司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