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妙手医生大药房! 注册
网站导航 互联网药品交易服务资格证书编号:粤C20150017
手机版
  • 扫一扫

    扫一扫
    妙手购药更方便

  • 扫一扫

    扫一扫
    下载妙手医生

首页 > 医生头条> 医疗资讯> 国新办:疫情防控重点医疗和生活物资保障情况发布会

国新办:疫情防控重点医疗和生活物资保障情况发布会

妙手云医

发布时间:2020-02-03阅读量:652次阅读
温馨提示:以下内容是针对圆心大药房网上药店展示的商品进行分享,方便患者了解日常用药相关事项。请患者在用药时(处方药须凭处方)在药师指导下购买和使用。

直面医疗、生活物资保障问题,官方这场发布会都说清了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牵动着每个人的心。2月3日上午,国务院就应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联防联控机制工作召开新闻发布会。国家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部、交通运输部、商务部、国家卫生健康委、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相关负责人介绍了目前疫情防控重点医疗物资和生活物资保障情况。

国新办:疫情防控重点医疗和生活物资保障情况发布会 

国家发改委:武汉部分生活必需品价格已趋于回落

 

国家发展改革委副主任连维良表示,疫情发生后,特别是1月23日武汉市采取更严格的防控措施以后,通过各方面共同努力,目前武汉市和湖北省的生活必需品价格在阶段性上升后也开始回落,也有一些产品的价格,比如鸡肉的价格有所上涨,但是波动幅度总体不大。

 

据商务部副部长王炳南介绍,从商务部监测的数据来看,目前全国生活必需品市场供应总体是充足的,价格是稳定的。但目前全国仍存在着局部地区物流不畅、商贸企业人手不够、中小企业开工不足等问题。

 

连维良表示,针对有些地方存在蔬菜到达终端市场不及时的情况,将重点要做好四个方面的工作:增供应、稳价格、优秩序、保重点。

 

增供应,即超过常态化的需求来组织供应,例如在湖北省周边6个省份协调近6万吨蔬菜资源,可持续向武汉市场每天供应约8千吨;在上海港周边安排1万吨的中央冻猪肉储备,随时准备向武汉市场定向投放。

 

稳价格,即每天监测各类生活物资的价格。

 

优秩序,即加强市场监管,依法查处捏造散布涨价信息、哄抬物价、串通涨价等价格违法行为。

 

保重点,即重点保障武汉市、湖北省以及疫情防控任务重的其他地区。

 

商务部副部长王炳南补充道,商务部将从组织动员复工开业、强化联保联控、做好对接调运工作、加强监测引导的四个方面加强引导、稳定预期,增强消费信心。

 

物资告急?工信部:总供应已基本满足要求,后续工作主要是恢复产能

 

对于湖北不断出现医疗物资告急的问题,工业和信息化部党组成员、总工程师田玉龙表示,从供应来看,已经基本满足医疗需求:

 

截至2月2日24时,共协调国内生产企业,累计向湖北发送医用防护服15.45万件,运抵13.12万件;N95口罩发货13.36万件,运抵13万个;全自动红外监测仪已经发货82台,运抵62台;检测试剂到2月1日,日产量已经达到77.3万人份,相当于疑似患病者的40倍。

 

“虽然从总的供应来看已基本满足要求,但产能还没有完全恢复,只达到了百分之六七十,所以后续的工作主要还是恢复产能。”田玉龙表示,医用防护服、N95口罩等医用物资,目前仍然处于“紧平衡”的状态:优先保障湖北和武汉用量,同时兼顾其他重点城市疫情的需求和全国的统筹布局。

 

据了解,工业和信息化部会同有关方面采取四项措施切实保障医疗物资供给:动员企业加快复工复产达扩产;派驻企业特派员加强督产协调;建设国家重点医疗物资保障调度平台,用信息化手段提升医疗物资的保障有效性和时效性;积极开辟国际物资采购渠道。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对发“疫情财”的做法露头就打,对紧缺物资特事特办

 

疫情发生以来,我国诸多地区存在物资紧缺的情况,有一些生产经营者仍然在借机哄抬价格,甚至偷工减料、捂货惜售。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副局长甘霖表示,目前,我国市场的总体价格秩序基本平稳,总局对于发“疫情财”的做法露头就打。市场监管总局已联合公安部、卫生健康委等多部门,开展严厉打击非法制售口罩等防护产品的联合执法专项行动,。

 

除此之外,甘霖表示,市场监管部门在服务防疫产品和生活物资的生产和供应上,创造性地做出两方面的动作:一是采取特事特办,在最短时间内为符合条件的企业办好营业执照和生产许可证,让企业开工生产。二是搭建市场主体和广大消费者间的沟通平台,集中开展“保价格、保质量、保供应”系列活动,紧扣热点消费需求,动员更多医疗器械、洗消防护企业和线上线下平台积极参与。

 

返程高峰,全方位配合做好交通环节的疫情防控检疫工作

 

正值春运返程高峰,如何避免疫情通过交通工具传播和交叉感染?交通运输部副部长刘小明表示,各部门将协同采取以下措施:

 

一是全行业动员,按照一级响应的标准做好防疫工作。

 

二是落实交通工具的通风、消毒以及旅客体温检测等有关工作,督促客运站配备体温检测设备,对司乘人员逐一实施体温检测,并在具备条件的服务区、船舶、车站、码头设置留观室和隔离区。

 

三是全方位配合做好交通环节的疫情防控检疫工作。

 

四是指导地方管控进出湖北武汉等地的交通工具,针对进出湖北武汉等地的交通工具进行必要的检测,确保“一断三不断”措施落实到位。“一断”就是要坚决切断病毒传播的通道,“三不断”就是要保证公路交通网络不能断,保障疫情防控的应急物资和运输通道不能断,保障必要的群众生产生活物资运输通道不能断。

 

五是做好在交通工具上和病例密切接触人员的追溯工作。

 

国家出台多方面政策保障疫情防控

 

国家卫生健康委副主任李斌表明,财政部、人社部、国家医保局、国家卫生健康委等部门围绕着患者救治、医务人员补助和防疫物资保障,已从多方面出台相关政策:

 

一是患者救治方面,明确患者救治费用的补助政策,对于确诊患者发生的医疗费用,在基本医保、大病保险、医疗救助等按规定支付后,个人负担部分由中央和地方财政给予补助。

 

二是人员补助方面,对参加防治工作的医务人员和防疫工作者,发放临时性工作补助。

 

三是防疫物资保障方面,医疗卫生机构开展疫情防控工作所需的防护、诊断、治疗专用设备以及快速诊断试剂采购所需经费,由地方财政予以安排,中央财政视情况予以保障。

 

四是在经费支持方面,1月23日,财政部紧急下拨湖北省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补助资金10亿元;随后财政部又紧急预拨44亿元,支持全国各地开展疫情防控相关工作;另外,国家发改委下达中央预算内投资3亿元,支持湖北省武汉市新建医院项目建设;此外,财政部、国家卫生健康委提前下达603.3亿元,支持各地开展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和基层疫情防控工作。其中,新增的补助资金全部落实到乡村和城市社区,主要用于应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的防控工作。

 

疫情对经济影响只是阶段性的,经济长期向好基本面不变

 

目前一些地方规定企业开工不得早于2月9日24时,这将对全球供应链带来哪些影响?王炳南回答道,多数外贸企业原本就在正月十五(2月8日)以后开工,目前很多外贸企业正在积极恢复产能,各部门和地方政府也在精准施策,帮助企业营造良好的营商环境,减负助力。“世界卫生组织认为中国防控疫情很出色。市场主体也会为来自中国的商品和服务提供贸易便利。”

 

疫情对经济影响的大小,取决于疫情防控的进展和成效。连维良表示,这种影响是阶段性的、暂时性的,不会改变中国经济长期向好的基本面。当前要在严格落实疫情防控措施的前提下,推动保障疫情防控能源供应、交通物流,城市运行还有医疗物资和生活必需品生产的企业,以及其他涉及国计民生的企业复工复产,推动重大项目、重大工程,和具备条件的企业尽早的复工复产,分情形,制定出台对冲疫情影响的政策措施,特别是帮扶受疫情影响较大的行业企业,目前相关部门已出台不少相关政策措施。

 

“当下更重要的是努力化解危机和行业中暴露出的问题,以更大的力度,更加精准补短板强弱项,培育和壮大新的经济增长点。”连维良如是强调,现阶段,我国的经济实力、物质基础和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都比“非典”时明显增强。“我们完全有能力、有信心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我们也完全有能力、有信心把疫情对经济的影响降到最低。”

 

 

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权侵删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
妙手买药

妙手皮肤科医患交流群

妙手医生

妙手医生App

微信公众号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