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妙手医生大药房! 注册
网站导航 互联网药品交易服务资格证书编号:粤C20150017
手机版
  • 扫一扫

    扫一扫
    妙手购药更方便

  • 扫一扫

    扫一扫
    下载妙手医生

首页 > 医生头条> 医疗资讯> 维生素D在风湿病中的作用

维生素D在风湿病中的作用

妙手云医

发布时间:2019-12-25阅读量:204次阅读
温馨提示:以下内容是针对圆心大药房网上药店展示的商品进行分享,方便患者了解日常用药相关事项。请患者在用药时(处方药须凭处方)在药师指导下购买和使用。

维生素D—来自太阳的维生素

 

维生素D为固醇类衍生物,包括麦角钙化醇(VD2)、胆钙化醇(VD3)、1,25-二羟维生素D3及其中间代谢产物。人体皮下储存有从胆固醇生成的7-脱氢胆固醇,受紫外线照射后,可转变为维生素D3,适当的日光浴足以满足人体对维生素D的需要。

 

通常天然食物中维生素D含量较低,动物性食品是天然维生素D的主要来源,如含脂肪高的海鱼和鱼卵、动物肝脏、蛋黄、奶油和奶酪中相对较多,而蔬菜、谷物和水果等含有微量维生素D或几乎不含维生素D。

维生素D在风湿病中的作用 

维生素D与系统性红斑狼疮

 

维生素D主要活性物质为1,25-二羟维生素D3,在人体内通过与维生素D受体(VitaminDReceptor,VDR)结合而发挥生理作用。近年来发现VDR分布极其广泛,如在脑、肾、小肠、乳腺、前列腺、胸腺、甲状旁腺等器官中均有分布,在免疫细胞如树突细胞(dendriticcell,DC)、肥大细胞、T淋巴细胞、B淋巴细胞等也有分布。

 

科学家发现活性维生素D可以调控Th1/Th2免疫偏移,诱导免疫耐受的产生,抑制自身免疫疾病。活性维生素D可以促进成熟树突细胞(DCs)的凋亡,抑制其呈递抗原,最终导致免疫活性降低。活性维生素D还可以抑制DCs的分化。

 

活性维生素D总体有免疫抑制的作用,如果活性维生素D水平降低,免疫活性增强,容易导致自身免疫性疾病。

 

对于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活性维生素D可以抑制SLE患者体内的抗原提呈细胞(APC)成熟及抑制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MHC-Ⅱ)Ⅱ、CD40和CD86的表达,从而减低SLE患者的免疫刺激作用,抑制抗原抗体产生。

 

活性维生素D还可以维持免疫内环境平衡,抑制SLE患者DC的变异与激活,抑制IFN-α的活性。

 

活性维生素D可以使SLE患者中Th1和Th17下降、B细胞降低及抗DNA抗体降低,同时抑制SLE的DCs成熟,阻碍SLE病程的进展。

 

SLE患者维生素D水平普遍偏低。可能的原因是炎症本身可能提高维生素D的分解代谢以及抗维生素D抗体也可导致维生素D减少。多项研究表明中国SLE患者维生素D水平也是普遍低下的,补充维生素D可以改善SLE患者的炎症反应和临床症状。

维生素D在风湿病中的作用

维生素D与类风湿性关节炎

 

研究发现外周血维生素D水平与类风湿性关节炎(RA)关系密切,在RA病损部位关节软骨细胞、滑液细胞和巨噬细胞上均有VDR表达。

 

活性维生素D与细胞内特异性的VDR结合,不仅可以调节骨钙磷代谢改善骨质疏松,同时作为一种类激素物质可以通过树突状细胞和T、B淋巴细胞抑制炎症细胞因子如白细胞介素(IL)-17、干扰素-γ等的合成,促进抗炎细胞因子的分泌,参与RA患者免疫调节。

 

研究发现饮食中富含维生素D的妇女,发生RA的比例最低。研究表明我国RA患者普遍存在维生素D不足与缺乏,并贯穿疾病始终。维生素D缺乏除导致骨质疏松外,更是RA病情活动的危险因素。

 

总之,活性维生素D通过与维生素D受体(VitaminDReceptor,VDR)结合而发挥作用。不仅参与机体钙磷代谢、骨盐沉积,而且作用于机体免疫系统,调节免疫细胞的增殖和分化,抑制细胞和体液免疫应答,从而有效的防止炎症性疾病的发生。

 

在免疫性疾病中发挥着重要的免疫调节作用,它不光与系统性红斑狼疮、类风湿性关节炎密切相关,还与自身免疫性肝病、白塞病、干燥综合征、家族型银屑病、强制性脊柱炎等自身免疫性疾病的发生、发展也密切相关。

 

综上,建议查看风湿病患者血清中维生素D水平,看看是否需要补充维生素D。

 

 

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权侵删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
妙手买药

妙手皮肤科医患交流群

妙手医生

妙手医生App

微信公众号

微信公众号